农历丁酉鸡年即将到来,随着年味越来越浓,各类年货、礼品、餐饮、旅游等将迎来一年中的消费高峰。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了春节消费五大警示。
理性购物避免冲动
为促进节日消费,商家的各种打折促销活动层出不穷。消费者在选购年货时,切莫被低价冲昏了头脑,盲目消费。参加促销打折活动时,要详细了解活动规则,特别留意商家的促销信息、时间范围和限制条件等。购买商品或服务后要主动索取票据证明并妥善保管,一旦发现质量、服务等问题,可以此为依据与商家协商处理;协商不成的话,要及时拨打当地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,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预付卡优惠小心陷阱
春节前是各类年货、餐饮、美容美发、洗车等消费高峰期,商家推出的预付卡增多。有的商家会利用消费者贪便宜的心理,给出更多优惠来诱导消费者先付款、后消费,如存500元送300元、满200元送200元券等。事后消费者发现这种消费方式对自己很不利或吃亏上当,要求返还预付款却遭到拒绝。消费者参加相关预付卡消费活动时,要谨防经营者附加不利条件,注意保存发票、银联单等凭证,充值金额不宜过大,防止掉入预付卡陷阱。
到付包裹认真验货
随着节日销售的走旺,快递物流业务量增大,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部分消费者不当面验货的习惯,寄送空包裹或劣质商品,然后利用快递到付业务对消费者进行诈骗。因此,消费者在接收包裹时,一定要核验是否为自己网购的商品,不要接收来路不明的快递。特别是对于需要到付的包裹,接收人或者代收人最好当面拆开包裹验货,防止上当受骗。
年夜饭预订慎防侵权
岁末的年夜饭一直是人们春节的传统保留项目。现在,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到酒店吃年夜饭。消费者在预订酒店年夜饭时,要注意以下方面:一是注意区别定金和订金,二者有本质的区别。二是年夜饭一般是固定套餐,在挑选饭菜时,不要被花哨的菜名迷惑,尽量弄清每道菜的名称、内容、规格和价格,同时弄清具体的收费项目,比如是否可自带酒水,有无最低消费、开瓶费、包间费等。三是要保留好预订票据、书面协议、收据、发票等凭证,以便在权益受损时维权。 |